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50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5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初步探究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航空喷施的雾滴沉积效果,论证航空作业方式的可行性。针对2种果树设计了包含4个独立作业架次的喷施验证试验,研究了HB-Y-15L与DN-18N单旋翼电动无人机以常规作业参数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进行往复式喷施作业时,对应果树冠层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0.3~1.5 m/s的微风条件下,当2种型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分别以距果树冠层顶部1 m的飞行高度、2 m/s的飞行速度对莲雾与荔枝果树进行往复式航空喷施作业时,机型对于莲雾、荔枝果树垂直各层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水平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经对比分析,HB-Y-15L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莲雾树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18.69%)较佳,DN-18N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荔枝树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21.25%)较佳;但2种机型在莲雾、荔枝果树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测得的雾滴分布均匀性值普遍处于50%以上水平,最高值高达210.06%,均表现出了较差的雾滴分布均匀性,果树沉积均匀性方面研究亟需加强;同时,在未来进行莲雾、荔枝果树航空喷施作业时,为了保证最佳的喷施有效沉积量,建议无人机配套使用喷雾角为80°的小喷雾角度的喷头。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应用在莲雾与荔枝果树上的喷施效果,可为合理喷施农药、提升农药利用率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推动莲雾、荔枝果树飞防作业普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明7个荔枝珍稀种质的耐寒性及其安全越冬的生理机制,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7个荔枝种质离体叶片冻害指数及伤害率的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并分析荔枝在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份试材叶片的冻害指数和伤害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YA1和紫娘喜的耐寒性较强,而马贵荔和无核荔则较低。为了能够安全越冬,各种质通过生理调控来提高其耐寒性。随着气温的下降,叶片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和束缚水/自由水升高,气温回升后又出现逆转。越冬期间,各试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MDA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CAT活性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3.
以‘桂味’荔枝为试材,花后45 d用双层牛皮纸对整个果穗进行完全遮光处理,14 d后(采收前7 d)解除遮光,比较遮光和解除遮光处理果皮着色以及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LcUFGT等8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LcMYB表达的变化,探索光照调控荔枝果实花色素苷合成和着色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遮光处理显著抑制了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延缓了果实的正常着色;解除遮光后,花色素苷迅速合成,7 d后呈现荔枝典型的红色;遮光处理抑制了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LcUFGT等8个重要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LcMYB1的正常表达;解除遮光后LcUFGT和LcMYB1等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LcDFR、LcF3'H、LcUFGT和LcMYB1的表达与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见,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积累和着色依赖光照,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主要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都可以被光诱导,其中LcDFR、LcF3'H、LcUFGT和LcMYB1可能在光照调控荔枝果实色泽形成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4.
向旭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2):32-41
广东荔枝产业“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分析其主要瓶颈问题与技术短板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我国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从全产业链角度剖析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动态情况,总结出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荔枝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荔枝合理正常消费和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等5个方面,是制约全省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从产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控保障技术、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则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短板;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4个重点产业链环节,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研发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荔枝新品种‘冰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荔’是从荔枝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呈短心脏形,果肩比较平;果皮鲜红色,肉质细滑、无渣、清甜带蜜味,风味浓郁,平均单果质量20.7 g,可食率7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4%;果实品质优,焦核,不易裂果,成花容易,丰产稳产性好,高接树第3年和第4年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5.5和30.1 kg。  相似文献   
106.
我国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导致荔枝采后损耗严重。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影响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的因素进行提炼与分析,选取了10个要素建立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并计算得出五阶结构模型。根据模型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善标准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实现在资源局限下有主次、分步骤地解决制约荔枝冷链物流发展的各种因素,为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挤压对荔枝机械损伤和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荔枝在机械采摘、贮运中的挤压受损状况,以挤压损伤的可能因素(压缩率、挤压材料、挤压方向和挤压速度)为试验因子,通过加卸载正交试验,研究了挤压对荔枝机械损伤和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荔枝挤压机械损伤影响显著的因素依次为压缩率、挤压方向、挤压材料和挤压速度。压缩率每增加1%,荔枝的机械损伤度平均增加3.03%;挤压材料为橡胶时,荔枝的机械损伤度最小。影响荔枝弹性度最显著的因素是挤压方向,而对荔枝其余力学参数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压缩率;荔枝的弹性度横向大于纵向;压缩率增加,弹性度减少,而其余力学参数增加。荔枝挤压机械损伤与力学参数的关系方程决定系数为0.913,与荔枝挤压机械损伤最相关的力学参数是峰值挤压力和弹性度。  相似文献   
108.
为实现桂味荔枝按种核质量进行工业分级,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计算和分析了桂味荔枝的单果质量、横纵比、容积、果顶曲率与种核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横纵比、容积与种核成正相关,果顶曲率与种核质量成负相关且线性相关最显著.建立了果顶曲率与种核质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9.
选择长势稍有差异的两组糯米糍(Nuomici)荔枝树,探索测量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树冠长势的简单和精确的方法,分别测量他们的末次秋梢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复叶数、小叶数、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叶片厚度、叶脉粗度、叶片鲜重、自然干燥叶片的重量、烘干至恒重的叶片重量等。结果表明:在两组长势稍有差异的同一个荔枝品种中,他们的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复叶数、小叶数、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叶片厚度、叶脉粗度等数据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叶片鲜重、自然干燥叶片的重量、烘干至恒重的叶片重量则差异显著。作者认为:通过测量叶片鲜重来定量判定荔枝果树树冠长势的方法是既简单又精确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0.
陆永跃  冼继东  李云昌  杨万清  张小燕  李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83-84,封3,封2
燧缘音狡长蠹(Phonapate fimbriata Lesne)是一种新发现的荔枝害虫。该虫主要以成虫钻蛀荔枝枝干,造成枯枝、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调查发现该虫已在我国广西钦州荔枝园发生危害,介绍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危害、防治技术等,提供了雌雄成虫详细的形态特征图,为该虫的鉴定、监测和防治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